故障現象 | 故障位置 | 可能的故障分析與判斷 | 預防及解決措施 |
儀表與上位機連接故障 | RS232/485 通訊不上或有時通訊不上 | RS232通訊線拉得太長(超過15米) | ●縮短通訊長度 ●使用RS485通訊 |
帶電拔插通訊口,儀表或上位機通訊板燒壞 | ●更換儀表或上位機通訊板 ●使用串口測試軟件,測試上位串口有無損壞。如果是RS232通訊口,短接RX和TX,看能否自發自收 ●如果是RS232通訊口,使用儀表的通訊自檢功能 |
通訊線沒有使用屏蔽線 | 使用屏蔽線,且將屏蔽線良好接地 |
RS485通訊時,網絡終端沒有接終端電阻 | 接一只330歐0.5W的電阻 |
RS485通訊電纜沒有使用雙絞線 | ●使用雙絞屏蔽線(屏蔽層要厚一點) ●將屏蔽線良好接地 |
RS485通訊電纜沒有手牽手地串下去 | 重新連接通訊 |
用RS232轉RS485通訊時,轉換器質量太差 | 更換質量好的轉換器 |
更換新儀表后,波特率、地址等通訊參數或其它參數(例如:單位)與上位機不匹配 | 檢查儀表波特率、地址、單位等使之與上位機匹配 |
儀表數字沒跳動,但上位機數字跳動或者儀表和上位機數字都跳動 | ●通訊線布線時經過了大變頻器等有空間輻射干擾源的地方 ●重新布線 |
電腦配料不準確(達不到精度)要先確定秤在靜態時顯示值是否準確 | 儀表沒有標定或標定錯誤 | ●標定儀表 ●在更換了新儀表或新傳感器后,一定要標定后才能使用 ●稱重系統要定期去標定 |
各組份配方相差在10倍以上 | 小料采用人工投料 |
配比值占傳感器總量程小于10% | 小料采用人工投料 |
配料螺旋、管道或閥門太大,單種物料配料時間少于7秒 | 改用小直徑螺旋或管道,使單種物料配料時間大于7秒 |
傳感器選擇、秤體機械設計輸送機構設計不匹配,達不到精度要求 | 設計問題 |
閥門配料時,氣缸或電磁閥動作緩慢 | 檢查氣缸或電磁閥 |
下料不暢,導致料流變化太大 | 儲料倉儲料量不穩定,時多時少,物料的粒徑相差大,物料的干濕相差大,都會導致下料不暢 |
人為操作失誤 | ●電腦在配料的過程中,操作人員按了表的清零鍵或毛/凈重轉鍵 ●提前量設置不合理 ●儀表配料參數設置不合理 |